close
我是一個很好睡很好起的人,以前放假阿爹要帶我們去遠遊,都會叫我們早點睡早點起。我還是一樣盯著電腦螢幕快到兩點,被阿母罵才去睡,隔天五點半我比誰都早起床。
有一次過年心血來潮想說都沒跟人家去跨年,自己來拍年初的第一到曙光好了,四點多起床到頂樓等日出。
每次月考都會鬧鐘條四點半,想說早上頭腦清晰精神好,早點起來讀書,於是在房間看漫畫看到十二點才睡。
很多時候我會在鬧鐘叫的前一兩分鐘就醒了,還要躺在那邊等鬧鐘叫然後關掉它。其實在國中以後就不太需要鬧鐘了,自己都會很準時在六點起床。
不過後來發現太早起床很沒意思,因為起床梳洗完畢到出門的時間十幾分鐘,要吃早餐太趕,要看電視也不是。所以那十幾分鐘乾脆躺回床上,看能不能多睡幾分鐘。沒想到還真的睡了,而且還很有滿足感。
那種回籠覺很妙,感覺好像多擠了一小段額外的睡眠時間,就像是零用錢花完的時候意外在房間角落撿到鈔票一樣。花的時候特別有滿足感,因為那多餘的感覺,好像貪到便宜一樣。讓人心小小的黑暗角落有額外的罪惡滿足感:我在正常睡覺的時間以外又多睡了
。
簡單來說就跟上課睡覺,卻沒想到一覺到下課沒有被人吵醒的滿足感。(宗翰你了解你懂我的意思)
為了賴床這種感覺,六點起床梳洗完畢到六點四十分出發之間那十幾分鐘就是我快樂的回籠時間。後來想說讓多睡的時間長一點,所以就五點五十分起床,又多了十分鐘可以回去睡,二十幾分鐘,大概半節課了。後來又想說湊整數好了,所以我高二開始五點四十起床,刷完牙換完制服又回去睡半小時。後來想說四十分不是一個好數字,所以又改成三十分,五點三十分起床。
後來我的賴床技巧又進化了。冬天是一個讓人不想爬出被窩的季節,內外溫差大概有五十度左右(人體自認為)。所以五點三十分起床,又把鬧鐘調後十分鐘,然後再起床,再調慢,在起床又調慢。總而言之就是短短半個小時我要起床四次,回睡三次。聽起來很蠢可是自己卻偷笑:我在賴床我在賴床我在賴床...起床都會特別神采奕奕。
後來嫌起床四次實在是太頻繁了,就改成十五分鐘一次,賴兩次床。後來乾脆別這麼麻煩,鬧鐘五點半叫,手機六點叫,連掙開眼睛調鬧鐘的時間都省略了。
所以我對鬧鐘的聲音特別敏感,早期是用那種逼逼逼逼~逼逼逼逼~的鬧鐘,手機是逼 逼 逼 逼~逼 逼 逼 逼~(看出來哪裡不一樣嗎?)
在路上聽到有些不流行的人,沒有用什麼花俏的手機鈴聲而是用原廠的警示聲(逼逼逼那種)的話,我會突然腦袋黑掉,然後又驚醒,就像突然重開機一樣,有時候都自己嚇到。尤其美國人都很懶,都是用原廠的警示聲,做個公車都要重開機兩三次,每次被嚇到都會很生氣。
話說那個年初的第一到曙光因為太冷了所以跑回去想說睡半個小時而錯過了(沒想到起來九點多了)。當然月考的時候四點半起床,刷完牙回房間又繼續睡了(名義上是有想要讀書)。
話說講到賴床不能不講到我親愛的胖妹妹。以前早上只要下樓看到阿母一大早在那邊結屎臉就知道胖妹妹又賴床了。胖妹妹很愛鎖門,不知道在鎖沙小,又不是衣櫃藏男人,我在房間打手槍都不鎖門了,實在不了解他在鎖個屁。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因為他鎖門的關係,所以媽媽都要打家裡內線叫他起床。
一開始還好: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恩。」
「嘟嘟嘟..。」
以上是胖妹妹最有禮貌最和藹最好聲好氣的早安。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嘟嘟嘟...」
這是第二好的。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嘟嘟嘟...」
十分鐘後
「欸你起床沒?」
「嗯。」(很明顯的還沒起床的聲音。)
又十分鐘
「快點起床楊湘婷!」我在房間都聽到阿母在喊了,打內線好像沒有意義了。
「好啦!就起來了啦!」比阿母還兇的聲音,重點是根本就還是沒起床的聲音啊!是說你們兩個根本不需要內線好不好。
後來為了讓母親大人一大早長皺紋,我梳洗完就回房間打內線。而我總是很活潑的問候胖妹妹希望他有元氣的一天。
電話響十秒
「哈囉哈囉哈囉???起床起床起床!!!快『嘟嘟嘟........』.....起床..」馬上被掛電話。
不死心又打一次。
「喂喂喂?起床囉...『嘟嘟嘟..』。」秒殺。
然後在一次
「喂?..」
「幹!」
「嘟嘟嘟...」
很好,胖妹妹終於起床了。
來美國後兩兄妹相依為命,更是變本帶利的賴床。在我房間看電視的時候,妹妹說:「我睡半個小時,等下叫我起床,我還要寫功課。」然後就蠕進我的床被裡。
半小時後..
「欸起床了,九點了欸。」我一邊搖他。
「好啦,起來了。」
十分鐘後
「欸你要不要起來?九點多了。」
「好啦..」
又十分鐘
「欸你到底要不要...」
「靠杯喔!就跟你說我起床了嘛!幹!」
「....」
等到快十一點他自己起來了:
「齁!你怎麼沒叫我起床?就跟你說我有功課啊!」
「....丟雷老謀。」
我這輩子最討厭有起床氣的人。
有一次過年心血來潮想說都沒跟人家去跨年,自己來拍年初的第一到曙光好了,四點多起床到頂樓等日出。
每次月考都會鬧鐘條四點半,想說早上頭腦清晰精神好,早點起來讀書,於是在房間看漫畫看到十二點才睡。
很多時候我會在鬧鐘叫的前一兩分鐘就醒了,還要躺在那邊等鬧鐘叫然後關掉它。其實在國中以後就不太需要鬧鐘了,自己都會很準時在六點起床。
不過後來發現太早起床很沒意思,因為起床梳洗完畢到出門的時間十幾分鐘,要吃早餐太趕,要看電視也不是。所以那十幾分鐘乾脆躺回床上,看能不能多睡幾分鐘。沒想到還真的睡了,而且還很有滿足感。
那種回籠覺很妙,感覺好像多擠了一小段額外的睡眠時間,就像是零用錢花完的時候意外在房間角落撿到鈔票一樣。花的時候特別有滿足感,因為那多餘的感覺,好像貪到便宜一樣。讓人心小小的黑暗角落有額外的罪惡滿足感:我在正常睡覺的時間以外又多睡了

簡單來說就跟上課睡覺,卻沒想到一覺到下課沒有被人吵醒的滿足感。(宗翰你了解你懂我的意思)
為了賴床這種感覺,六點起床梳洗完畢到六點四十分出發之間那十幾分鐘就是我快樂的回籠時間。後來想說讓多睡的時間長一點,所以就五點五十分起床,又多了十分鐘可以回去睡,二十幾分鐘,大概半節課了。後來又想說湊整數好了,所以我高二開始五點四十起床,刷完牙換完制服又回去睡半小時。後來想說四十分不是一個好數字,所以又改成三十分,五點三十分起床。
後來我的賴床技巧又進化了。冬天是一個讓人不想爬出被窩的季節,內外溫差大概有五十度左右(人體自認為)。所以五點三十分起床,又把鬧鐘調後十分鐘,然後再起床,再調慢,在起床又調慢。總而言之就是短短半個小時我要起床四次,回睡三次。聽起來很蠢可是自己卻偷笑:我在賴床我在賴床我在賴床...起床都會特別神采奕奕。
後來嫌起床四次實在是太頻繁了,就改成十五分鐘一次,賴兩次床。後來乾脆別這麼麻煩,鬧鐘五點半叫,手機六點叫,連掙開眼睛調鬧鐘的時間都省略了。
所以我對鬧鐘的聲音特別敏感,早期是用那種逼逼逼逼~逼逼逼逼~的鬧鐘,手機是逼 逼 逼 逼~逼 逼 逼 逼~(看出來哪裡不一樣嗎?)
在路上聽到有些不流行的人,沒有用什麼花俏的手機鈴聲而是用原廠的警示聲(逼逼逼那種)的話,我會突然腦袋黑掉,然後又驚醒,就像突然重開機一樣,有時候都自己嚇到。尤其美國人都很懶,都是用原廠的警示聲,做個公車都要重開機兩三次,每次被嚇到都會很生氣。
話說那個年初的第一到曙光因為太冷了所以跑回去想說睡半個小時而錯過了(沒想到起來九點多了)。當然月考的時候四點半起床,刷完牙回房間又繼續睡了(名義上是有想要讀書)。
話說講到賴床不能不講到我親愛的胖妹妹。以前早上只要下樓看到阿母一大早在那邊結屎臉就知道胖妹妹又賴床了。胖妹妹很愛鎖門,不知道在鎖沙小,又不是衣櫃藏男人,我在房間打手槍都不鎖門了,實在不了解他在鎖個屁。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因為他鎖門的關係,所以媽媽都要打家裡內線叫他起床。
一開始還好: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恩。」
「嘟嘟嘟..。」
以上是胖妹妹最有禮貌最和藹最好聲好氣的早安。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嘟嘟嘟...」
這是第二好的。
電話響十秒
「起床了。」
「嘟嘟嘟...」
十分鐘後
「欸你起床沒?」
「嗯。」(很明顯的還沒起床的聲音。)
又十分鐘
「快點起床楊湘婷!」我在房間都聽到阿母在喊了,打內線好像沒有意義了。
「好啦!就起來了啦!」比阿母還兇的聲音,重點是根本就還是沒起床的聲音啊!是說你們兩個根本不需要內線好不好。
後來為了讓母親大人一大早長皺紋,我梳洗完就回房間打內線。而我總是很活潑的問候胖妹妹希望他有元氣的一天。
電話響十秒
「哈囉哈囉哈囉???起床起床起床!!!快『嘟嘟嘟........』.....起床..」馬上被掛電話。
不死心又打一次。
「喂喂喂?起床囉...『嘟嘟嘟..』。」秒殺。
然後在一次
「喂?..」
「幹!」
「嘟嘟嘟...」
很好,胖妹妹終於起床了。
來美國後兩兄妹相依為命,更是變本帶利的賴床。在我房間看電視的時候,妹妹說:「我睡半個小時,等下叫我起床,我還要寫功課。」然後就蠕進我的床被裡。
半小時後..
「欸起床了,九點了欸。」我一邊搖他。
「好啦,起來了。」
十分鐘後
「欸你要不要起來?九點多了。」
「好啦..」
又十分鐘
「欸你到底要不要...」
「靠杯喔!就跟你說我起床了嘛!幹!」
「....」
等到快十一點他自己起來了:
「齁!你怎麼沒叫我起床?就跟你說我有功課啊!」
「....丟雷老謀。」
我這輩子最討厭有起床氣的人。
全站熱搜